English

孩子都想有个家

2000-06-05 来源:光明日报 张明媚 我有话说

一个温暖和煦的下午,妈妈李芝在给小五剪完了最后一个手指甲后,轻轻把孩子放在沙发上,然后去打开房门。裹着一阵风,一个小女孩扑进了妈妈的怀抱,边亲昵地抚摸着妈妈的脸,边机关枪般对妈妈讲述一天的见闻。妈妈则怜爱地帮孩子解去书包、外套。大女儿笑咪咪地从厨房探出头来和妹妹打招呼。

这不是五、六十年代某个多子女家庭,也不是影视剧里的某个片断,而是几乎每天都在黑龙江省巴彦儿童福利院十二个家庭单元里面进行着的生活情景。李芝是七家庭的女主人,她像其他几个家庭的女主人一样,与她的先生一起照顾着来自不同地区、姓氏不同的五个孩子的日常生活。不过与普通家庭不同的是,李芝在这里做“妈妈”是她的工作,七家庭就是她的工作岗位。在这里她要照顾五个孩子的日常起居、帮助解决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宽慰孩子的心灵、辅导孩子的功课、与孩子一起游戏,一起购物,一起生活。李芝的先生是这个家庭的“兼职爸爸”,他不领取工资,只在下班后回到这个家,检查五个孩子的功课,与孩子一起聊天游戏。

巴彦儿童福利院是黑龙江省民政厅直属单位,负责收养附近28个县市的孤残儿童。1998年那场罕见的大洪水冲垮了福利院的原有设施。在重建院舍时,黑龙江省民政厅和巴彦儿童福利院根据多年来的工作体验认为,家庭不仅能给儿童提供合法权益的保障,还影响着儿童的性格、品德、理想、情感、习惯、智力发展甚至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无法对孤残儿童进行收养和家庭寄养的前提下,与福利院传统的集中供养相比,家庭式供养更有利于孤残儿童的身心康复。于是他们重建对孤残儿童的养育模式,在福利院建立家庭单元,尝试让每个孩子在类似家庭的环境中康复成长。巴彦儿童福利院在全国孤残儿童集体供养方面,与所有的SOS儿童村和儿童福利院不同,他们在招聘妈妈的同时,还招聘“爸爸”使孩子得到了完整的父爱和母爱。

福利院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发现,进入家庭的孤残儿童比原来变得活泼开朗,敢于与陌生人交谈,愿意表现自己。同时,孩子们学会了相互体贴和相互关心。在学校和社会活动中,这些孩子们不再落落寡欢、向隅而泣,而是积极参与,与周围社会能比较融洽地相处。进入“家庭”生活的小朋友不再忌讳“福利院”,每当放学后,孩子们总是欢呼雀跃地跑回家,甚至骄傲地邀请别的小朋友到自己的家来做客。福利院已成了他们温暖的家。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构筑家庭单元在硬件配备上需要成本较高,巴彦儿童福利院,还有100多名孤残儿童不得不继续留在大集体中生活。他们也曾强烈地向院长要求进入家庭,但福利院实在无力圆所有孩子家的梦想。

据了解,由于自然灾害、疾病等原因,我国每年都有一些儿童失去家庭,流入社会。目前全国约有2万多名孤残儿童生活在国家办的儿童福利院或社会福利院儿童收养部内。像巴彦儿童福利院这样的类似家庭供养模式在全国仍为少数。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孤残儿童同样有权拥有明天。他们需要社会的关爱,他们都想有个家,想得到父母的关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